農業資訊
集團擁有全資及控股子公司19家,境內外上市公司4家。
這里是關于農業的資訊→
深圳沃鯨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擁有礦源腐植酸礦源優勢,掌握礦源黃腐酸的提取技術,得益于優化的提取技術,使得礦源腐植酸成本大大降低,滿足各個廠家及基地需求。
一、改良土壤
1.改變土壤團粒結構
礦源黃腐植酸是一種良好的土壤改良劑。 礦物源黃腐植酸含大量官能團,與土壤微粒作用,礦源黃腐酸還能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,降低土壤容重,提高陽離子代換量,緩沖酸堿度,從而提高了土壤保水、保肥、保溫和通氣能力,最終改良土壤結構,培肥地力。其分子交換量在400-600me/100g之間,普通土壤的離子交換量僅在10-20me/100g之間。“這就是說,土壤施入礦源黃腐植酸之后,其表面活性可以吸附交換絡合施入的肥料,同時也把土壤固化的部分轉化出來,由不能被作物吸收的轉化為作物可以吸收利用的,從而提高養分利用率,這就是與普通復合肥不同的地方。”2013年《環境與可持續發展》第三期由章智明、黃占斌、單瑞娟發表《腐植酸于土壤改良作用探討》
2.促進有益微生物的繁殖,維持根系健康。
礦物源黃腐植酸形成團粒結構的土壤中,微生物的活動強烈,生物活性高,養分供應充足,對土壤中多種微生物和酶都有激活作用。這是由于礦物源黃腐植酸系高分子有機化合物,氣容量大,能提供充足的碳氮元素給土壤微生物,從而促進微生物代謝及生長發育,增強微生物活性;礦物源黃腐植酸能促使固氮、真菌形芽孢桿菌、黑曲霉菌、灰綠青霉菌等微生物的生長。《腐植酸復合肥對土壤微生物量的影響》由楊云馬,薛世川夏召風,賈樹龍,孟春香發表于《華北農學報》2007年第22期
3.礦物源黃腐植酸可以對土壤重金屬污染進行修復
礦物源黃腐植酸對重金屬進行絡合,特別是六價鉻變成三價鉻,使其鈍化,從有毒變為無毒。正常系統化處理處理過的土壤當年就可以用于種植,適量用好還要增產功效,并且種植出來的作物更加生態化。由馬獻文等發表的《簡述腐植酸在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中的作用》(《腐植酸》2016年第6期)和于紅艷,奚立民,王仙菊等發表的《腐植酸對固廢拆解地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效果的研究》(《安徽農業科學》36卷23期)等論文對這方面都進行了有力的論證。
4.礦物源黃腐植酸可以調節土壤的pH值
礦物源黃腐植酸可以調節土壤的pH值,平衡土壤的酸堿度。礦物源黃腐植酸對土壤的調節具有雙向作用,遇酸調酸,遇堿調堿,也就是說能夠把土壤調節到適合作物生長的pH值環境。礦物源黃腐植酸還可以消除土壤板結。礦物源黃腐植酸具有較高的陽離子變換量,比一般土壤高10倍以上。施入土壤后,使土壤對陰離子吸附能力顯著提高,使表層鹽含量減少。 (新疆生物、土壤、沙漠研究所資料)
二、提高肥效,減少用肥污染
礦物源黃腐植酸可以大大提高肥效,以氮、磷、鉀肥和微量元素肥為列,可以作為氮肥的緩釋劑,磷肥的活化劑,鉀肥的速效劑,微肥的螯合劑。
1.氮肥的緩釋劑
礦源黃腐植酸對脲酶的抑制作用可以持續100天左右。礦物源黃腐植酸在作物生長期,可以抑制尿素的分解,從而減少了尿素的揮發。這證明了礦物源黃腐植酸具有緩釋作用。在作物生長中后期,隨著作物對礦物源黃腐植酸的吸收,其對脲酶的抑制作用減弱,尿素釋放量逐漸增快,以適應作物發育旺盛時期對氮素的大量需求。除此之外,礦物源黃腐植酸還可以抑制硝化酶的活性,提高尿素的利用率,同時增加氨的穩定性。
《腐植酸與氮肥配施對冬小麥氮素吸收利用及產量的影響》袁天佑,冀建華,王俊忠等發表于2017年3期《中國生態農業學報》
大家都知道,復合肥與復混肥原料主要以尿素為氮肥,尿素是酰胺態氮,施入土壤之后,必須在脲酶的作用下,轉化為銨態氮或硝態氮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。礦物源黃腐植酸對脲酶有抑制作用,抑制脲酶對尿素的水解,對硝化酶也有抑制作用,從而提高了酰胺態氮的利用率。礦物源黃腐植酸含有羧基、酚羥基等活性基,有較強的交換與吸附能力,能減少銨態氮的損失,增施腐植酸,提高氮肥特別是尿素的利用率。礦物源黃腐植酸與尿素作用可生成絡合物,對尿素的緩釋增效作用十分明顯;礦物源黃腐植酸還能抑制尿酶的活性,減緩尿素分解,減少揮發,可使氮利用率提高。
2.磷肥的活化劑
礦物源腐植酸提高磷肥肥效的直接原因在于:礦物源黃腐植酸會與磷肥形成黃腐酸-金屬-磷酸鹽的絡合物,如黃腐酸鐵、黃腐酸鋁、黃腐酸磷,這樣形成絡合物之后,既能防止土壤對磷的固定,又能使作物易吸收,從而提高磷肥利用率。能夠提高土壤中磷酸酶的活性,從而使土壤中的有機磷轉化為有效磷。
在土壤中,施磷肥一般是磷酸一銨和磷酸二銨,它們在土壤中極易被固定,所以利用率低,加入黃腐酸后,形成三元穩定結構,使磷、鐵、鈣、鎂、鋁等形成一種三元絡合物或螯合物,從而提高磷的利用率。相關研究表明,礦物源黃腐植酸與磷肥結合,磷元素有效性比單獨施用磷肥提高了14.6%,抑制磷的固定率提高了8.4倍。研究論文《腐植酸類活化劑對磷銨、鈣鎂磷肥的促釋增效研究》發表于《腐植酸》2010年第03期,作者:劉可星,代明,王艷等。
3.鉀肥的速效劑
礦物源黃腐植酸可以促進難溶性鉀的釋放,提高土壤速效鉀的釋放,特別是水溶性鉀,同時還可以減少鉀肥的固定。
礦物源黃腐植酸是一系列酸性物質的復雜混合物,其酸性功能可吸收和貯存鉀離子,減少其流失,并可避免因長期使用無機鉀遺留陰離子對土壤造成的不良影響。
礦物源黃腐植酸可促使難溶性鉀的釋放,提高土壤速效鉀特別是水溶性鉀的含量,同時還可減少土壤對鉀的固定。
4.微量元素的螯合劑
礦物源黃腐植酸能提高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活性,目前,一些微量元素如硼、鈣、鋅、錳、銅等,多以無機鹽形式施入土壤,很容易被土壤固化,易轉化為難溶性鹽,從可溶性變為不可溶性,難以被作物吸收利用,從而失去微肥有效性。經過做一組硫酸鋅和黃腐酸鋅的實驗,硫酸鋅中鋅含量約30%,黃腐酸鋅中鋅含量為5%,通過跟蹤測試法,測量植物中鋅的含量,黃腐酸鋅含量比硫酸鋅含量多了30%(河南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王多利),這表明為什么礦物源黃腐植酸提高了微肥的利用率,把礦物源黃腐植酸施到土壤中,
由于礦物源黃腐植酸帶有大量的活性基團(羧基、苯羥基甲氧基)與金屬離子間發生絡合反應,把被土壤固化的那部分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轉化為可吸收利用的,從而大大提高微量元素利用率。使其成為水溶性腐植酸螯合微量元素,從而提高植物對微量元素的吸收與運轉,這種作用是無機微量元素所不具備的。
還有經過實驗,發現礦源黃腐植酸與鐵、鋅等微量元素可以發生螯合反應,生成溶解度好、易被植物吸收的黃腐酸微量元素螯合物,有利于作物根部和葉面吸收,并能促進微量元素從根部向地上部位的運轉。其中,黃腐酸鐵從根部進入植株的數量比硫酸亞鐵多,在葉片中的移動數量也比硫酸亞鐵多,葉綠素含量增加了,從而有效地解決了缺鐵引起的黃葉病問題。其效果與國外使用的有機鐵肥相似,但價格卻低得很多。
三、增強作物抗性
抗旱抗寒抗病能力、提高作物產量、提高作物品質
1.提高抗性
礦源黃腐植酸能減少植物葉片氣孔張開強度,減少葉面蒸騰,從而降低耗水量,使植株體內水分狀況得到改善,保證作物在干旱條件下正常生長發育,增強抗旱性。
礦源黃腐植酸多為兩性膠體,表面活性大,對真菌有抑制作用,可增強作物坑寒性,易被細胞膜吸附,改變細胞膜參透性,促進無機養分的吸收,防止腐爛病、根腐病,減少病蟲害。
2.促進作物呼吸
當施入礦物源黃腐植酸、腐植酸后,在作物上就能表現出;中國農科院用硫酸銨和腐植酸銨做對比試驗,數據顯示,腐植酸銨可以使水稻的呼吸強度提升,光和強度提高。
3.促進酶的活性
一個是促進土壤中酶活性,另一個是促進植物本身的活性。不同作物施用礦物源黃腐植酸后,對酶的活性提高幅度不一樣。以小麥為例,施用礦物源黃腐植酸可提高小麥酶活性,促進了小麥的生長、呼吸和光合作用。當作物處于早衰或缺水狀態時,植物體內的硝酸還原酶就會下降。
使小麥抗旱,避免早衰。
4.促進提早發芽,提高出苗率
用礦物源黃腐植酸拌種之后,以小麥為例,出苗率能相對提高,提早1出苗。在水稻上,成苗率可提高。此外,針對不同作物均可提高成苗率。
5.促進根系發達
一般情況下,施用礦物源腐植酸、黃腐酸可增加根系30%左右,能提高作物分蘗率,根系數量和長度。用礦物源黃腐植酸拌種,適期播種的越冬期小麥根數增加,次生根長度增加,單株分蘗數增加,返青期小麥根數增加,次生根長度增加28%,單株分蘗數增加。
6.改善子實質量
礦物源黃腐植酸可以與微量元素形成絡合物或螯合物,增加微量元素從根部向葉部或其它部位運轉的數量,調節常量元素與微量元素的比例和平衡狀況,加強酶對糖分、淀粉、蛋白質、脂肪及各種維生素的合成運轉。可促進酶的活性,使多糖轉化為可溶性單糖,使淀粉、蛋白質、脂肪物質的合成積累增加,加速各種代謝的初級產物從莖葉或根系向果實、種子運轉,使果實豐滿、厚實。